马丁·埃文斯爵士(Sir Martin J. Evans,1941年生)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医学教授和干细胞研究先驱,被誉为“胚胎干细胞之父”。他1963年毕业于剑桥大学,1969年获伦敦大学学院组织胚胎学博士学位,1978年重返剑桥从事科研。1981年,他首次从小鼠胚胎中成功分离出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,为“基因靶向”技术奠定基础,并推动其在发育、生理及疾病研究中的应用,对现代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1993年,他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并成为医学部创始成员,2004年因杰出贡献获英国皇室授勋为爵士,2007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此后,他于2009年至2017年担任卡迪夫大学校长和荣誉校长,并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互授荣誉博士学位,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逾120篇,为生物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近年来,马丁·埃文斯爵士积极参与中国相关学术发展,他多次受邀来到秦皇岛北戴河新区,积极参与环境肿瘤学与细胞治疗领域的学术交流,并对《现代环境肿瘤学》丛书给予高度评价,称其是推动全球医学发展的重要成果。他还走进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参观访问,高度肯定医院的科研与临床实力,并与该院及北戴河新区细胞制备中心开展实质性合作,挂牌设立“医疗联合体”和“临床应用示范基地”,助力细胞治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。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国科研与医疗发展的支持,也见证了他与秦皇岛在推动国际医学交流、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真诚友谊与共同愿景。
北戴河新区依托我国北方唯一的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,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,围绕生物制造、干细胞、医疗器械、康养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,形成政策、项目、技术、人才多重赋能的发展格局。新区先后引进德国潘纳茜医院、韩国JK医美、天下秀再生医学项目等高端医疗与再生医学机构,推动国际先进技术与本地资源深度融合;同时与国药集团、微元合成等央企和龙头企业合作,率先开展阿洛酮糖等合成生物产业化项目,构建起从研发、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链条。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,新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、健康养老和文旅康养融合发展,吸引高端康养项目和国际医疗服务落户,逐步形成产业集聚、链条完善、特色鲜明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,跑出了政策赋能、多核驱动的“加速度”。
北戴河新区依托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,在干细胞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和核心优势。近年来,新区相继落地综合细胞库、干细胞医院、细胞制备中心及诊疗研发平台,建成集细胞采集、存储、扩增、研发与临床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体系,涵盖CAR-T、iPSC、NK细胞、免疫细胞等前沿技术。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培训,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和诺贝尔奖得主,推动“产学研医资”深度融合,构建起规范化的全链条质量监管与技术转化体系。同时,新区积极引进资本、人才与创新项目,攻克关键技术难题,打造细胞治疗成果转化的高地。政策先行先试、科研力量聚集、产业链条完整,使北戴河新区在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,正加速成为中国细胞治疗产业的重要引领者。
此外,秦皇岛人才资源充沛,拥有燕山大学、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14所高校和29所中等职业、技术学校,在校生达15万人,人才密度居全省首位,人力成本仅为京津地区的1/3至1/2;同时,智力支撑雄厚,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一批创新平台,并依托燕山大学科技园、高新技术创业基地等孵化器推动成果转化。全市高校门类齐全,涵盖理工、师范、环境、经贸、建材等领域,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层次人才供给。2025年6月26日,秦皇岛市人民政府、北戴河新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签署了《框架协议》和《投资协议》,标志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本科校区正式落地北戴河新区。近年来,秦皇岛实施“港城英才”支持计划、“人才贷”政策和人才安居工程,优化“英才服务卡”等制度保障,构建“近悦远来”的人才发展环境,形成了人才引育并重、服务完善、创新驱动的综合优势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